
8%-10%
第壹是打造“科學必修課”。健全科學教育課程體系,修訂完善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
強化年級學段有機銜接,體現實踐性、綜合性。目前,壹至九年級均已開設了科學課。
小學科學與初中科學的總課時占比現已增至8%-10%,獨立設置了信息科技、勞作課程。
高中物理、化學、生物、技能分別設置了必修、選擇性必修以及選修學分,獨立設置了信息技能、通用技能課程。
同時,推進了科學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輔導各地開齊開足科學類課程。
引導教師探索跨學科、綜合化的教學與啟發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加強中小學實驗教學。
推進學生展開研究型、項目化的學習,提高其觀察、實踐、立異思維與團隊合作才能。
第二是建好“科普試驗田”。持續展開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的建造。
探索科學教育實施有效途徑和人才培養的立異模式,積極構建學段縱向貫通、校內外橫向聯動的發展格式。
2012年5月,全国风湿病临床治疗指南推广会议上,国内风湿病研究诊疗机构专家组进一步揭示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风湿病不仅是一种“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同时还是一种“局部慢性炎性疾病”...[更多>>]
郭涤尘主任,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经赴瑞典学习交流。2001年应邀赴芬兰国立卫生研究所继续进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的医学研究,师从国际著名风湿病专家、国际脊柱关节病协会主席凯撒-格兰芙斯博士…[详细]